记者:Paula Escalada Medrano 翻译:虎仔
6月19日发自上海(西班牙埃菲通讯社)
数日前,Raffle赵一家的生活在一艘游轮上被彻底改变了。在他25岁时,他向他的父母勇敢出柜。同志出柜对传统的中国社会而言,还是困难重重,因为很多人依旧将同性恋视作一种病态或者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
赵对记者坦言:“我之前十分紧张,但是在向父母出柜的一个小时之后,我瞬间就轻松下来了。”这次由同性恋亲友会组织的一次同志与父母的恳谈会通过邮轮旅行的方式,让赵可以勇敢面对父母,坦诚自己的性取向。
四天的海上行程不仅包括了与专家的对话,经验分享,游戏等内容,还将9对LGBT新人喜结良缘。

图为九对伴侣正在举行中式集体婚礼
“我想这是一次很好向父母出柜的机会,因为在这次旅行中,他们可以与其它同志父母一起交流。”最后,赵的父亲基本接受了儿子是同志的事实,但是他的妈妈还没有办法理解。
赵向记者解释说:“我的妈妈认为这是一种疾病,希望我可以改变自己。但是我想和其它妈妈们的交流可以帮助她改变这一看法。”赵坚信在上海到日本九州的旅途期间,他的妈妈一定会认可自己的性取向。
尽管自1997年起中国将同性恋剔除出了违法的行为,并在2001年不再将同性恋列为精神疾病的范畴,但是目前数量庞大的中国人依旧将同性恋视作疾病或者是一场家庭悲剧。在中国,子女延续香火,养儿防老的意识依然根深蒂固。
赵是勇敢的,因为几乎绝大多数的中国同性恋者都隐藏了自己的性取向。联合国发展署(PNUD)在去年向中国3万名LGBT人士开展的问卷调查研究表明,仅有5%的同性恋者向自己周边的人出柜。
同性恋亲友会执行主管阿强向记者透露,据估算,在中国有近7千万LGBT人士,而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选择了和异性伴侣结婚,假装自己是异性恋者。
阿强解释说:“在中国出柜十分艰难,但是许多有同性恋子女并接受他们性取向的父母加入亲友会担任志愿者,分享他们的经验,讲述他们的故事,积极开导其他的父母,让他们改变看法。”

图文同性恋亲友会执行主任在集体婚礼上送出祝福
来自家庭的认可与支持是整个社会改变对LGBT人士观念的重要一环。作为中国第一次主办的该类型活动,本次共有近800人参加了本次邮轮旅行,希望这一少数群体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
尽管女儿不能参加本次活动,48岁的秀久辉(音译)来到了船上,她六年前得知自己的女儿崇庆(音译)是一名拉拉。起初她十分生气,总想改变女儿。但是后来在互联网上了解了相关信息后,得知原来还有很多人和她的女儿是一样的情况。
30岁的Aries刘强调说,比较起社会的认可,更重要的是“父母可以接受我们”。 “我们可以不在乎其他人的看法,但是父母的看法是最重要的。”这位跨性别年轻人参加了本场在邮轮上组织的形式婚礼。

图为一位母亲参加了儿子和同性伴侣的婚礼

图为一位跨性别者的家长参加孩子的婚礼
亲友会负责人阿强还提到,这是在中国第一次举行的LGTB伴侣集体婚礼仪式。就在数周前,台湾最高法院宣判禁止同性婚姻条例违宪。
本次活动的目的在于进一步为同性恋团体的平等婚姻权利呐喊。本次活动没有当地重要媒体或记者参加,为该LGBT团体争取平等权利的道路依旧十分漫长。